当今教育界热衷研究一个教育现象:第十名现象。所谓“第十名现象”,据说是杭州的一位小学老师发现。这位从教近20年的老师,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作了跟踪调查,结果在这些如今已上大学或工作了的学生中间,发现了一个“耐人寻味”的“第十名现象”,即前三名之后,第十名前后直至二十名的学生,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“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”,并成长为“栋梁型”人才;相反,那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、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,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,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…[详细]
就"第十名现象"论教育分数危机
除了得到分数,还得到了什么?
现在的教育之下,学校、家长关心更多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,而忽略的孩子的身心健康。
近日有媒体曝出,现在的中学生,普遍睡眠不足,体质更是江河日下。这一现象学校、家长有关注过吗?
对于小学中学来说,尽管升学率趋近于百分之百,可孩子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。即便是小学,也是压力山大。想想我们以前读小学的时候,书包里装的是什么?而现在呢?90年代,一个小小的书包可以装下所有的课本和作业本。现在,小学生的书包是有拉杆有滚轮的,他们不是背着书包去上学,而是拖着书包去上学的。偌大的书包与弱小的身体显得极不相称。可是没办法,那个书包里得装下各种教科书,各种辅导书,各种…[详细]
重点学校的路一片光明?
看到关于中考的新闻,很多学生刚从考场出来,就表现出各种行为来宣泄中考的结束,为结束中考得到解放而喝彩。他们真的解放了吗?
在中考的考场外面,除了焦急等待的家长,忙碌的还有各种补课班的宣传人员。而家长也总是孜孜不倦地议论,如何不让孩子输在高中的起跑线上…[详细]
社会需要的是灵活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头脑,兴趣是不断提高创造力的最好的老师。家长和老师收起的不仅是孩子的玩物,还有创造能力、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能力。最终孩子只有两种结果,要么厌学弃学、要么成了空有理论木讷的书呆子。这是社会喜欢的人才吗?
您可能还对以下话题感兴趣
最新新闻
专业设置